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公益研究
创办日期:2025年1月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刊期:双月刊 
电话:0571-89995960
Email:GYYJ@zjgsu.edu.cn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3-1435/C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2097-5961

下载中心

2025年03期
前沿译介

超越“间接成本”:解读捐赠者对非营利组织技术运用的态度

毛寒尽;金松;赵子艺;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被证实为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然而,与组织技术发展相关的支出往往被视作“间接成本”,引发捐赠者反感。那么捐赠者是否真的关心非营利组织的技术运用水平以及其技术支出?由是,本研究通过在Qualtrics平台上进行在线调查实验,收集了1040名参与者的数据,以此考察捐赠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技术投资预算、支出目的及绩效成果的反应。结果表明:技术运用相关的绩效对捐款有正面影响,捐赠者也更愿意向拥有更高技术支出的组织捐款;然则,公开技术项目的详情会抑制捐赠意愿(特别是所开发的技术被用于筹款活动和项目服务时)。非营利组织应采取开放创新的方式,以充分展现其技术能力,从而吸引更多捐赠支持。

2025 年 03 期 No.3 ;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话语嵌入与功能演进:中国社会组织主流媒体媒介形象及其变迁

张潮;柯欣然;高寒;

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承担着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的重要功能,对社会组织的新闻报道有助于其获取政治和社会合法性。同时,相较于政策文本,主流媒体报道不仅反映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单向规范与引导,还会根据社会情境和受众期待,进行专业化新闻生产,媒介化呈现“国家—社会”互动的实践特征。通过对1990—2020年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的系统性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报道以正面形象构建为主,并逐渐将社会组织嵌入国家治理话语体系中,塑造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治理的形象;报道受到“国家—社会”关系实践变迁的深刻影响,新闻框架呈现出从功能单一到多元分工的特点。另一方面,主流媒体报道不仅反映出控制型、发展型和规范型三种“国家—社会”关系之间的张力与调和,也凸显了中国特色党社关系的逐渐加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能动作用愈发显著。

2025 年 03 期 No.3 ; 202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课题(编号:2024GZZKGJ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交叉学科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4WKJC13)
[下载次数: 1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社会组织合谋及其治理逻辑

李健;马创军;

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组织合谋现象不仅扭曲了社会组织的价值定位,也损害了公益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对于社会组织合谋的类型、成因及治理,学界已经有所关注,但始终缺乏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基于若干行业关键知情人的半结构化访谈,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识别出社会组织合谋的触发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制度压力是社会组织合谋的外源因素,资源基础是社会组织合谋的内源因素,两者在社会组织道德伦理调节下决定社会组织合谋的生成。进一步地,模拟物理学的触发器机制,可识别出社会组织合谋具有脉冲干扰机制、资源震荡机制和道德过滤机制。应该通过设立动力、过滤和稳定三个阀门对社会组织合谋予以控制和调节,从而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运行与公信力建设。

2025 年 03 期 No.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3&ZD180)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整合式合作:社会组织何以推进基层治理——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分析

武静;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多方合作。本文基于资源整合理论考察基层合作治理过程,提出资源赋能合作、合作激活资源的整合式合作框架,并对山东省P机构参与社区治理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以社会组织为链接点的基层多元主体的合作过程包括资源识别、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三个环节,社会组织在其中扮演资源网络链接者与治理网络中间权威的角色。整合式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社会组织应在基层治理网络中连接、协调内外部资源以产生治理效能。为此,社会组织需采取多种策略实现资源与治理耦合、信任与权力平衡以及治理效能可持续。

2025 年 03 期 No.3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放管服’改革中山东社会组织的合规性监管研究”(编号:21DSHJ08)
[下载次数: 2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共同生产视角下志愿服务参与基层减负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叶李;吴结兵;

在治理任务持续下沉的背景下,基层减负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议题。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形式,志愿服务如何助力实现基层减负目标,尚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分析与机理阐述。本文引入共同生产理论,构建“制度—组织—技术”三维分析框架,系统梳理志愿服务参与基层减负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志愿服务通过制度柔性补位、组织韧性增强和技术适配优化等维度,在资源整合、权责重构与公共价值共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赋能”功能。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完善多元激励机制、强化志愿组织能力建设以及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嵌入等实践路径,旨在为基层减负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2025 年 03 期 No.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与实践过程研究”(编号:24&ZD1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组织参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机理、效应评估与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1CGL061)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民互动理论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方法研究——以香港“关爱队”为例

张祖平;李燕;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其效能提升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政民互动理论框架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遵循“政策激励外部牵引、社区需求内生驱动、社区能人牵头带动、志愿服务项目凝聚力量”四维生成路径。本文以中国香港社区“关爱队”为例,分析其通过权能塑造、结构演化与价值共创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形成志愿服务精准供给与居民需求高效响应的实践经验。研究表明,内地社区志愿服务应重点强化政府制度引导、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激发居民动员效能三重核心路径。这一发现不仅为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照,更有助于通过政民良性互动,推动社区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多元共治,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动力。

2025 年 03 期 No.3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研究”(编号:24AKS024);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研究”(编号:2024ZSS046)
[下载次数: 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新闻公告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621
今日访问量: 13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